2019-08-11 16:16
盛夏的额济纳旗居延绿洲草木繁茂,胡杨葱茏。8月5日,记者来到该旗居延海,沿着平展的水上栈道缓步前行,只见密不透风的芦苇包围着湖面,澄澈碧蓝的湖水烟波浩渺,成群的水鸟发出悦耳的叫声,不时掠过湖面,“碧水长天共一色”的秀美景色在戈壁上分外令人陶醉。
“居延海湿地恢复到现在的景象,这都是近年来黑河补水和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的成果!”额济纳旗副旗长黄天兵说。
位于额济纳旗境内的居延海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的尾闾湖。黑河发源于青海省祁连山北麓,由南向北,经甘肃省张掖、高台、金塔等市县蜿蜒流入额济纳旗,入旗后至巴彦宝格德(狼心山)分为东、西两条河,向北又分为19条河流,最后汇入东、西居延海,冲击形成3328平方公里的额济纳绿洲。解放初期,黑河年入额济纳旗水量约10亿立方米以上,1958年西居延海水域面积为267平方公里,东居延海水域面积为36平方公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因黑河中上游用水不断增加,黑河入境水量逐年减少,导致下游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急剧恶化。1961年、1992年西居延海和东居延海先后干涸,导致东、西居延海风起扬沙,成为沙尘暴的策源地,危及华北和京、津地区。
额济纳生态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2000年春天,国务院作出黑河跨省际分水,拯救居延海、保护额济纳绿洲的决策。
“自2000年黑河干流实施生态水量统一调度以来,进入额济纳旗水量124.06亿立方米,累计灌溉草牧场1269.89万亩。东居延海累计调水9.95亿立方米,连续15年不干涸,水域面积常年保持在40平方公里左右。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区内的19条河流总长约1100公里的河道得到润泽,河道断流天数逐年减少,多年未进水的东西河末端地区也得到了浸润,有效补充了黑河沿线地下水,沙尘天气次数明显减少。”黑河额济纳灌域管理局局长齐金花告诉记者。
居延海湿地重现鱼、鸟、蛇、蜥、黄羊、狐狸等动物。每年来此栖息的候鸟高峰期数量达6万多只,种类达92种,最大种群雁类已达1万多只,绝迹近4年的世界珍稀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火烈鸟”重现身影。居延海现已成为候鸟南迁北飞的重要中转站,游客观鸟的好去处。
黑河分水的成功实施,让昔日干涸多年的居延海再现“戈壁深蓝”的壮美景象,有效缓解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2.89%提高至目前的4.3%,植被覆盖度由2000年的7%提高至10%,胡杨林面积由2000年的39万亩增加到45万亩;草场植被盖度较分水前提高了18.3%,植株高度平均增长了4.63厘米,林下伴生物种由原先的苦豆子、芦苇、骆驼刺等逐渐演替为甘草、芨芨草、沙拐枣等多种优良牧草。
在实施黑河分水恢复生态的同时,额济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合理用水、科学用水,全面落实河湖长制,严格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明确河流治理的目标责任,实现河湖管理体系全覆盖;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农牧民群众疏通河道,尽力恢复和巩固脆弱区和绿洲边缘区生态植被,沿河两岸近300万亩濒临枯死的胡杨、柽柳得到抢救性保护,以草地、胡杨林和灌木林为主的绿洲面积增加了100余平方公里。
与此同时,该旗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双向发力,实施农业收缩战略,稳步退耕,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鼓励支持转移转产农牧民投身第三产业,围绕旅游业做文章;实施畜牧业适度发展举措,以草定畜,规模发展沙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截至目前,全旗高效节水灌溉耕地面积4.6万亩,累计从生态脆弱地区转移搬迁农牧民1534户4577人,占全旗农牧业人口的75%,累计发放各类补奖资金1.2亿元。
“黑河调水不仅改善了额济纳的生产生活条件,使生态旅游业和边贸经济蒸蒸日上、蓬勃发展,更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也让生态保护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农牧民转变了传统的生活观念,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植树造林和保护生态环境活动中来。”黄天兵介绍。
如今,再现茂密绿洲、改善生态已成了额济纳人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心愿。该旗涌现出15年如一日在黑城脚下种树的时代楷模苏和老人等一批先进典型。在苏和等先进典型的感染和带动下,目前该旗已形成了一支支从个人到集体、从地方到部队和企业的治沙造林、保护生态的大军,在戈壁沙海中“种”出了一片片新绿洲。
“近年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在黑水的持续滋养下,在榜样的感召下,一个胡杨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额济纳正在呈现在世人眼中。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成为我们额济纳人的初心和使命,更是我们坚定不移前行的方向。”额济纳旗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兆伟说。(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刘宏章)
(责编:刘泽、张雪冬)
我们珍惜您每一次在线咨询,有问必答,用专业的态度,贴心的服务。
让您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