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旅游包车--不凡户外

青湖之大,是洁净的“高原蓝”

2020-04-09 14:54


青湖之大,是洁净的“高原蓝”

青湖之大,是洁净的“高原蓝”

  俯瞰世界第三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东西连起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南北贯通三江源和祁连山,宛如一颗镶嵌在沙漠、高山、草原和河谷中的“高原蓝宝石” ,闪耀着迷人光芒。现如今,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中,位居中国最美五大湖之首的青海湖,“水—鸟—鱼”生态系统良性发展,水位连续15年上升。在青海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的今天,我们深知青海湖很大不能变小了,青海湖很美不能变丑了,青海湖的水很净不能污染了,青海湖的名声很好不要毁坏了,每一个今天乃至更远的未来,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保护她,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让“大、美、净、好”成为青海湖永久的靓丽名片。

  今起将走进青海湖,围绕生态保护与利用的诸多方面,探寻青海湖的保护与发展之路,领略青海湖的“大、美、净、好”。

  4549.38平方公里、854.5亿立方米、环湖一圈360公里,这组数据是青海湖湖泊面积、湖水容积和湖岸线长的具体描述,连起了这片湛蓝水域的深度和广度,这份深之广是青海湖的基本面貌,更是青海湖潜在的生态之大之美之韵。

  这方湛蓝色水域,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位居中国最美五大湖泊之首,既有颜值也有价值。

  从水体面积到水域颜值再到生态价值,今天的青海湖,成为了国内外游客在青旅游的首要目的地,众多水鸟的重要栖息地,青海湖裸鲤赖以生存的家园,“水—鸟—鱼”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发展,孕育出了震撼视觉的自然美景,青海因青海湖得名实至名归。

  一

  近年来青海湖水体面积连续增加,到2019年,青海湖水体面积已扩大至4549.38平方公里,较201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08平方公里,十几年来青海湖水位连续上升。单看或许仅仅一串数据,但蕴含着许多人的艰辛和努力,从政府行动到专家学者再到民众参与。

  青海青海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站长、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领军人才、青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陈克龙,长期致力于青海湖流域生态变化研究。他认为,青海湖很大,主要体现在名气之大、变化之大、生态责任之大和未来发展潜力之大。

  “青海湖归来不看湖”,可想而知青海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名气,青海湖是国家级地质遗迹、独特的湖沙景观、惟一可见的生物奇观,是我省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克龙介绍,青海湖是由一个外流湖衍变而来,原是通过湖盆东南部的倒淌河与贵德盆地的黄河相通,曾作为黄河水系的一个“过境湖”,汇入黄河。在第四纪的中更新世末期或晚更新世早期,因强烈的构造运动,导致倒淌河分水岭垭口地带所在的日月山、瓦里贡山隆起,加上末次冰期来临带来的气候干旱,河流无力将隆起部分切蚀,青海湖水系也由于日月山上升逐渐与贵德盆地失去水系联系转为内陆湖,由于外泄河道被阻断,青海湖由淡水湖逐渐演变为咸水湖。

  对于陈克龙而言,因长期致力于青海湖流域的诸多研究,他对青海湖的变化有着更直观的感受。理论知识联系学术研究,陈克龙介绍,近半个世纪以来,青藏高原气候出现了由暖干向暖湿方向的转型,且暖湿化程度明显。青海湖则是以降水补给为主的封闭湖泊,受全球气候变化暖干的影响,1974年至2004年青海湖水面面积减少了253.8平方公里。

  2004年以来,受全球气候变化暖湿的影响,固态水变化为液态水,流域内降水补给增加,加之生态环境改善等因素的影响,促使入湖河流径流量增大,青海湖面积持续增加。

  一组数据表明,2009年至2012年青海湖水体面积增加了106.57平方公里,之后增长趋缓,2016年8月面积为4367.18平方公里,2019年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4549.38平方公里,青海湖水体面积已连续15年持续增加。

  二

  连年向好的数据,倾注了青海绿色奋进路上太多的艰辛和不易。2008年我省正式启动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投资近16亿元,在10年内最大程度恢复青海湖原生态,辐射青海湖流域的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和海晏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实施了湿地保护、退化草地治理、沙漠化土地治理、生态保护林建设及生态移民等工程,覆盖整个青海湖流域。

#p#分页标题#e#

  10多年过去了,在不断深化“三个最大”省情认识的今天,得益于一切行之有效的保护,青海湖掩映出了大美青海绿水青山之颜值,彰显出金山银山之价值,蓄水量逐年增加,青海湖流域植被、湿地恢复明显,保护区沙地、裸地、盐碱化土地面积实现减少,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举全省之力做好“水”文章,青海湖成为了展现新青海的形象“大窗口”,诠释了青海儿女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的责任。

  纵观其变,青海湖水体面积增大,使得野生动物种类及数量增加,青海湖物种多样性不断丰富,生物栖息地功能增强,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也为周边草场、生态旅游业、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也将必然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水体面积变化到水生态价值,陈克龙介绍,有研究显示:2011年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使用价值为240174.74亿元,是2011年全省GDP的1.4倍。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仅为13.84亿元,而间接使用价值为240160.9亿元,两者所占比例分别为0.01%和99.99%。在所有生态功能类型中,气候调节功能价值最大为2394.52×1010CNY,占总使用服务价值的99.70%,其次是涵养水源功能价值为5.27×1010CNY,占总使用服务价值的0.22%。各生态功能价值量从大至小依次为: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文化科研、提供生物栖息地、休闲娱乐、物质生产和持留土壤,说明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在气候调节、涵养水源、气体调节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是青海湖水体生态系统的核心和主导服务功能。

  三

  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在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强化“四种经济形态”引领的当下,进一步探索深化青海湖生态价值和水体价值将是我省绿色前行的探索之路之一,从保护好生态到以生态为发展力,青海要牢固树立生态保护优先理念,辩证处理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各类问题。

  从保护看发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陈克龙认为,360度纵观青海湖,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典型内陆咸水湖泊,青海湖流域3州4县,涵盖高山、中山和湖滨平原等地貌单元,囊括冰川积雪、荒漠、草甸、草原、湖泊湿地、城镇、农田等生态系统,是青海大地上“山水林田湖草”的一个缩影。

  山和水是地球最基本的生态因子,是所有生态系统维持的根本,林和草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产物,是推动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第一生产力。

  陈克龙说,青海湖流域复合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管理,有利于保障水文与生态过程通畅,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等生态服务功能,遏制与逆转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发挥流域最大的生态价值,增强民生福祉。

  利用自然环境的同时,权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青海湖流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就是要强调整体主义的生态伦理观,强调大生态产业的发展,可统筹谋划和发展“自然—微生物技术”支持下的碳汇交易产业,“天然—设施放牧”一体化发展的高原畜牧业,极端环境下的“天然生产—人工种植”一体化发展的高原中藏药产业,雪域、大漠、高峡、平湖等组成高原观光产业等,这些都将是青海湖流域践行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实践,更是生态持续发展的根本。(记者 宋明慧)

服务支持

我们珍惜您每一次在线咨询,有问必答,用专业的态度,贴心的服务。

让您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与众不同!